8:30-17:30

400-990-7892

中犇教育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高考职业规划服务、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运城学院
来源: | 作者:0005 | 发布时间: 2022-03-14 | 8809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


     

自然资源  

       山西自然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是资源开发利用大省,在全国矿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的高度概括;

      3、矿产资源,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4、植物资源,植物资源丰富;

      5、动物资源,野生动物439多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4种。




山西十大文化地标

       1.大同九龙壁和太原双塔

       作为全国三大九龙壁之一而又是最大的一座,没有出现在明王朝国都的北京,而是建于历来兵戎相见的大同,是因为大同边关锁钥的重镇中,有着代王朱桂的府邸,大明一脉在此繁衍。

       代王就藩大同,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精神的忠实写照。他与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共同构建了明朝初年北方政治、军事和文化的黄金组合,令北面蒙古沙尘之下彪悍的马背民族不敢南向。强势不仅仅表现在军事方面,朱棣于北京,朱棡于太原,朱桂于大同的城市建设格局均为三人所创,六百年的光阴过去了,至今三座城池的街道还能找到当初的走势和模样。要知道,无论是北京、太原,或者大同,便是北宋以来世人闻风丧胆的幽云十六州,抗敌精神成功改写了三座城市的历史走向,太原更是在赵光义火烧晋阳城之后获得了新生,有了“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大同九龙壁


       太原双塔的兴建,也同样为了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宋太宗失算在北宋末年草建的新太原城为挽救宋王朝所进行的一场城市攻坚和惨烈厮杀。傅霖,即朱衣道人傅山的祖父,在太原东山修建了风水宝塔,开启了太原文运的辉煌。

       世事轮回,傅山主导的清初那场山西文人盛会,依然围绕着北京、大同和太原三地运作。傅山进京举不受封,顾炎武大同耻经生寡术,无论如何,都对得起长眠在大同的十二位代王和太原的十八位晋王。

       六百年过去了,九龙壁神采奕奕,文峰塔高耸苍穹。岁月刻刀的深度和高度,时间是无法锈蚀的。


太原双塔


       2.五台山和永乐宫

       人间值得,因为善良。无论是到五台山还是永乐宫,即人间所谓的摩挲世界或者九重清虚,一步之遥而已,跨过这一步,便是心念转动的刹那。

       从五台山开始,应县佛宫祠木塔、大同云冈石窟,越是历史上战乱之地,宗教艺术越是发达和精湛。五台山号称清凉世界,最初也为道教圣地,佛教在此地的兴起并非是此消彼长的结果,而是普天下善良者精神世界对一切美好的共同追求。尽管乱世中,这种追求希望渺茫,但总得有精神和身体共同安放之所,五台山便是典型案例。

       乱世中,精神是勇者的执著,退而求其次是匹夫匹妇寻求肉身摆脱疲惫,道教的理论给了世人最好的教育。宗教的本质是从善如流,但宗教从不抵制惩恶扬善。在中国的神仙体系中,八洞神仙中吕洞宾地位并不很高,但民间有着大批拥护者,因为他从人间烟火气中寻找到了快乐的真谛,凭借纯真和善良,包括嫉恶如仇的人性根本,才被大众所接受和崇拜。


 五台山文文殊菩萨殿


      因为这种不可撼动的民间信仰和精神支撑,才有着1957年因为修建三门峡水库的搬迁。艺术家们只是看到永乐宫《朝元图》的恢弘巨制,市井却看到了吕祖的精神和人格,仙风道骨,衣袂飘飘下的侠肝义胆。

       尽管供奉吕祖的永乐宫体量当然无法与方圆六百里五台山同日耳语,但他的存在却平衡了民间信仰和国家社稷的需求,在不同的信仰选择中,儒、释、道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相辅相成。无论是五台山还是永乐宫,乱世时,香客接踵;盛世时,游客满盈。

       精神的两极,总是殊途同归。

永乐宫

       3.平遥和汾城

       因为平遥的存在,临汾的汾城黯然失色。

     “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又何尝不是对汾城的评价?只是汾城现在还保留着矜持,拥有明清时期最初的模样。尽管,汾城当地人对它的后发优势抱有极大的自信。

       因为晋商的辉煌,掩盖了平遥最初的模样。明清之后,无论晋商的成功与否,平遥或者汾城,都同中国大地数万座城池一样保留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习惯,完成着他的基本行政、军事、集市和教育社会功用。同周边的农村相比,城市在白天熙熙攘攘和夜间灯火辉煌下,无非多了些衙门和衙役的威严,少了乡村的田园情趣。

平遥古城


       千百年来,乡村从未对城池有过多的向往,最多把他看做歇脚的驿站或者人生的驿站,早已司空见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使平遥成为一座文化和旅游胜地,却不小心冷落了汾城。汾城的小巷幽幽、庭院深深,却有着莫名的惆怅,不是因为车马冷落,而是它失去文化支撑后的落寞。

       从北魏开始,平遥就称之为平遥,与汾城所在地命名几乎同时,但一千五百年后,突然与建城时间更为久远的襄陵合并,因为入赘,文化支撑体系瞬间解体。

       襄汾二字,太生涩。


 汾城


      4.盐湖和蒲津渡

       南风起,盐使生。

       池神庙静静地矗立在盐池边,它的大殿建制规模仅次于建于永乐年间的天安门,而建造历史更为久远,唐朝时便封以公爵,天下尊宠至极。当年舜帝便是在池神庙前卧云冈上大唱《南风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