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发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顽强拼搏、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遵医精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立足“一体两翼六中心”发展蓝图,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凝聚高水平人才团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核心竞争力,奋力推进学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专业设置
贵州省简介
简称 | 贵、黔 |
由来 | 始于宋朝 |
省会 | 贵阳市 |
经度 | 东经103°36′~109°35′, |
韦度 | 北韦24°37′~29°13′, |
面积 | 176167 km² |
人口 | 3852 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
山脉 | 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苗岭 |
河流 | 乌江、北盘江、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 |
国民生产总值 | 20164.58 亿元(2022年) |
产业 | 大数据、智能制造、新型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智能终端、高端数控、新能源洗车等)、文化创意。 |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其中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贵州省成立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发展历史却很久远,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时代:鳖人时代(大约五千年前)、牂牁时代(春秋时代)、夜郎时代(战国、秦、汉时期)、郡县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时期)、土司时代(唐、宋、元时期)以及行省时代(明末)。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人,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17个民族。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部,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之间,北接四川和重庆,东与湖南毗连、南部与广西交界、西与云南接壤,总面积176167 km²。 截至2021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3852万人。 2014年1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贵州贵安新区。2021年3月,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6个地级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民族自治州;10个县级市、50县、11自治县、1特区、16个区,共88个县级政区。省会贵阳市。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大山连绵,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雄壮、秀美、多姿多彩,与云南交界的乌蒙山、伟人毛主席笔下的“雄关漫道真如铁”,指的就是贵州北部遵义境内的大娄山、东北部铜仁境内属于武陵山山脉的梵净山、东南部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苗岭,苗岭被视为苗族人的“母亲山”。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北部、中部和西部均有丹霞地貌分布,以北部的赤水和习水分布最集中,发育最典型。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境内的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贵州的民族风情也是多姿多彩,这里世居着汉、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 多彩的民族服装,无论是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无论是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 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山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也是多彩的,“多彩贵州”!
地理位置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区的东南部,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北接四川和重庆,东与湖南毗连、南部与广西交界、西与云南接壤,总面积176167 km²。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气候特征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最热月(7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24℃~28℃.由于贵州属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因此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左右。贵州年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是国内降雨较充沛的地区。贵州降雨虽多,但多夜雨,白天仍以多云天气为主。夜间下雨,减少了白天尘土的飞扬,使白天的空气更为清新,这是一个宜于旅游的降雨特征。气候的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夜雨较多,轻风拂面;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自然资源
贵州自然资源特点:
1、气候资源,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云贵高原,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空气清新优良的气候资源优势;
1、煤炭资源,有数量、区位、储量、埋藏位置四大优势;
2、水能资源,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
3、矿产资源,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4、植物资源,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均能生长;
5、动物资源,野生动物五百多种。
十大地标建筑
对于一座城市的初印象,人们有时候是从地标建筑开始的,因为某种程度上地标建筑逼真地传递着城市的形象与品位。那么贵州有哪些地标建筑呢:贵阳市甲秀楼、贵阳市文昌 阁、贵阳电视塔、贵阳中天201大厦、遵义市红花岗遵义会议会址、黔东南州凯里西江千户苗寨、六盘水市乌蒙铁塔、黔南州平塘县中国天眼等等。
1.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甲秀楼分上下三层,均以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 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有小亭名“涵碧亭”;整体朱 梁碧瓦,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甲秀楼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2.贵阳文昌阁
古代贵阳的人文地标一一文昌阁,占地1200平方米,以设计巧妙、结构独特而著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贵阳文昌阁是九角形楼阁,建筑风格奇特,底层呈正方形,第二层和第三层是不等度数9个角;文昌阁共有 81根梁、54根柱,都是9的倍数;二、三层的椤木,各为9根。文昌阁坐落在贵阳城老东门的月城上,地势较 高,登阁远眺,山川城郭尽收眼底,视野辽阔,是欣赏贵阳风景的好去处。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