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职业技术 |
隶属部门: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怡心街道锦江路四段399号 |
院校官网: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简介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于2006年5月由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和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校合并组建并经教育部备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化产业普通高校。学校成立以来,先后获及四川省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办学实绩得到业界和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实行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省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中心“两院一中心” 统一运作的组织管理模式。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主校区位于成都市“公园城市”之称的天府新区核心区域,地铁5号线直达,区位优势突出。校园面积520余亩,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 74人,同时聘有一批校外专家教授和创意设计大师为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源于文化、兴于产业”的办学理念,遵循“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校风校训,实施“一体两翼、两轮驱动”的发展规划,构建“三化四合五轴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端发展型、创业型、技能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创意设计人才、影视传播人才、文博艺术人才、文化旅游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人才,奋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文化产业高职院校。凝炼以“一纲四目”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教育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理念开始迈向系统化、制度化、模块化、课程化、学分化的阶段。
学校现有融媒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文博学院(非遗与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信息学院、通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教学单位,招生专业38个。其中“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群”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牵头完成“网络直播与营运”专业全国标准修制定工作并已顺利通过教育部内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每年均参与四川省西博会、糖酒会、创意周等会展活动,区域活动已成为本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该专业已连续六届蝉联全国商科院校会展技能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学校建有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践教学中心、161个校外实训基地和5间大师工作室及传习所。
学校自成立以来,教学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近50人次,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近70人次。2018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教学设计赛一等奖;全校师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一、二等奖近40项,获奖学生400余人次;获得省级技能竞赛近70项,获奖学生500余人次。学校坚持科研助推教育教学发展,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学校承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80项。
学校先后与省级宣传文化单位、省级文化企业集团、各级广播电视台以及四川省爱恋珠宝有限公司、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酒店集团、百度(成都分公司)、美国西雅图国际艺术设计中心、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等百余家优秀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2%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被评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吸引力十大学校”之一。
专业设置
四川省简介
简称 | 简称“川”、“蜀” |
由来 | 宋朝在今四川地区置川峡路。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
省会 | 成都市 |
经度 | 东经97°21′-108°12′ |
韦度 | 北韦26°03′-34°19′ |
面积 | 48.6万km² |
人口 | 7709.3万(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 |
山脉 | 三大山脉:龙门山脉、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27座名山:雪宝顶、九皇山、边堆山、青龙山、九龙山、绵山、富乐山、南山、西山、罗浮山、千佛山、窦圌山、匡山、老君山、观雾山、七曲山、长卿山、三台山、云台山、牛头山、天台山、负戴山、牛心山、左担山、药丛山、北山、凤翅山。 |
河流 | 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长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 |
国民生产总值 | 5.67万亿元(2021年) |
产业 | 1.优势产业:资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2.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德阳:高端能源装备。3.重点招商引资产业:机械产业、信息产业及医药产业。 |
四川省行政区划图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青海、甘肃、陕西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壤,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2020年末全省家庭户人口7709.3万人、常住人口836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68.8万人。
历史文化悠久。先秦时为巴国、蜀国之地,北宋置川峡路,后分置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四川路,始有四川之名。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蜀锦、四川皮影戏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纷呈;特别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15处。
四川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一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处在广安市邻水县的御临河出省处,海拔仅184米。
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季;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特别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经常发生。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