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综合 |
隶属部门: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 |
院校官网: | www.gyu.cn/ |
贵阳学院 简介
1902年,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先生创立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后更名为贵阳师范学校;1984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创办金筑大学;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9月更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9年,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应用型地方高校格局。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坐落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校园规划面积1350亩,建筑面积57.35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6个专业学院和一个继续教育学院,涵盖了理、工、经济、管理和教育等10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5个。现有51个专业,面向13个省招收本科生,2个一级学科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近30个招生培养方向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建设有省级以上科学研究或科技服务平台30余个,有省级以上各层次专家学者/人才称谓教学科研人员70余人次,建设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9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0万余册,电子书籍200余万种,数据库资源60个。学校现有教职工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30余人,有博士学位的有200余人,教授、副教授440余人。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泰国加拉信大学、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71 余所境外高校达成教育交流与办学合作协议,已经建立起了交换生、语言生和学历生三个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留学生国别已涵盖来自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的二十余个国家。
学校坚持“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以创新创业能力塑造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应用为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以“阳明学与黔学”研究为重点的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等三个方面初具特色。
依据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学校确定的发展目标定位为: 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应用型地方高校;办学类型定位为:教学型、应用型高校;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保持适度规模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贵州,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总目标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设置
贵州省简介
简称 | 贵、黔 |
由来 | 始于宋朝 |
省会 | 贵阳市 |
经度 | 东经103°36′~109°35′, |
韦度 | 北韦24°37′~29°13′, |
面积 | 176167 km² |
人口 | 3852 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
山脉 | 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苗岭 |
河流 | 乌江、北盘江、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 |
国民生产总值 | 20164.58 亿元(2022年) |
产业 | 大数据、智能制造、新型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智能终端、高端数控、新能源洗车等)、文化创意。 |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其中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贵州省成立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发展历史却很久远,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时代:鳖人时代(大约五千年前)、牂牁时代(春秋时代)、夜郎时代(战国、秦、汉时期)、郡县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时期)、土司时代(唐、宋、元时期)以及行省时代(明末)。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人,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17个民族。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部,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之间,北接四川和重庆,东与湖南毗连、南部与广西交界、西与云南接壤,总面积176167 km²。 截至2021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3852万人。 2014年1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贵州贵安新区。2021年3月,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6个地级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民族自治州;10个县级市、50县、11自治县、1特区、16个区,共88个县级政区。省会贵阳市。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大山连绵,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雄壮、秀美、多姿多彩,与云南交界的乌蒙山、伟人毛主席笔下的“雄关漫道真如铁”,指的就是贵州北部遵义境内的大娄山、东北部铜仁境内属于武陵山山脉的梵净山、东南部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苗岭,苗岭被视为苗族人的“母亲山”。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北部、中部和西部均有丹霞地貌分布,以北部的赤水和习水分布最集中,发育最典型。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境内的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贵州的民族风情也是多姿多彩,这里世居着汉、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 多彩的民族服装,无论是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无论是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 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山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也是多彩的,“多彩贵州”!
地理位置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区的东南部,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北接四川和重庆,东与湖南毗连、南部与广西交界、西与云南接壤,总面积176167 km²。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气候特征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最热月(7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24℃~28℃.由于贵州属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因此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左右。贵州年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是国内降雨较充沛的地区。贵州降雨虽多,但多夜雨,白天仍以多云天气为主。夜间下雨,减少了白天尘土的飞扬,使白天的空气更为清新,这是一个宜于旅游的降雨特征。气候的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夜雨较多,轻风拂面;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