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17:30

400-990-7892

中犇教育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高考职业规划服务、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贵州理工学院
来源: | 作者:101 | 发布时间: 2023-02-08 | 71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贵州理工学院

学校名称(英文):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理工

隶属部门:

贵州省人民政府

院校层级:


综合预算:


院校驻址: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蔡关路 1 号

院校官网:

www.gynvc.edu.cn/





贵州理工学院      简介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在原贵州工业大学校址设立的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贵州省高校易班建设与发展中心。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现在两个校区办学,老校区位于贵阳西南阿哈湖畔,占地866.7亩,新校区位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博士路,占地约1757亩,规划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学校现设置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联合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916人,其中正高职称100人,副高职称295人,博士学历教师24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管专家(Ⅰ类、Ⅱ类)、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近30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金师”近10人。

       学校逐步形成“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学校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

       学校“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航空轻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果酒酿造工程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能源化学转化新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入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创新团队,隐伏矿床勘测团队等3个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和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被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为省级人才基地。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及人才团队40余个。建有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特种功能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理工学院院士工作站、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贵州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贵州省绿色过程工业技术人才基地及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基地,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岩溶工程地质与隐伏矿产资源特色重点实验室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流程性工业新过程工程研究中心、氟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健康智造众创空间,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理工学院城市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理工学院乡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理工学院AM真菌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贵州理工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拥有贵州省航空轻金属材料及焊接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果酒酿造工程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能源化学转换新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创新团队、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隐伏矿床勘测”创新团队、无人驾驶航空器高精度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人才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共建贵州磷石膏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贵阳市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

       建校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1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4部,主编与参编各类教材38部,主持研制国际ISO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研制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获各类知识产权581项,实现知识产权转化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16项。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包括来自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23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分别与省交通运输厅、中航贵飞、阿里巴巴等开展联合办学。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框架下,学校于2017年7月发起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
         面向未来,贵州理工学院将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继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坚持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人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办学治校,以严谨求实的校风教书育人,努力建设“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






专业设置





贵州省简介

简称

贵、黔

由来

始于宋朝

省会

贵阳市

经度

东经103°36′~109°35′,

韦度

北韦24°37′~29°13′,

面积

176167 km²

人口

3852 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山脉

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苗岭

河流

乌江、北盘江、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

国民生产总值

20164.58 亿元(2022年)

产业

大数据、智能制造、新型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智能终端、高端数控、新能源洗车等)、文化创意。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其中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贵州省成立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发展历史却很久远,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时代:鳖人时代(大约五千年前)、牂牁时代(春秋时代)、夜郎时代(战国、秦、汉时期)、郡县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时期)、土司时代(唐、宋、元时期)以及行省时代(明末)。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人,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17个民族。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部,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之间,北接四川和重庆,东与湖南毗连、南部与广西交界、西与云南接壤,总面积176167 km²。 截至2021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