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综合 |
主管部门: | 辽宁省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
院校官网: |
辽东学院 简介
辽东学院地处鸭绿江畔、黄海之滨,坐落在英雄的抗美援朝出征地、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距离国境线最近的国门大学,是全国唯一具备沿江、沿海、沿边区位优势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也是辽宁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辽宁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院校、国家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创新发展联盟”院校。多年以来,学校坚持走“综合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之路,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百年接续奋斗,铸就“综合性”发展基石。辽东学院办学发轫于1912年私立安东三育国民高等学校(园艺学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东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丹东地区有十余所办学历史悠久、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的高等学校,经过不断建设改革发展,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为辽东学院。学校设立14个有全日制学生的二级学院,设置49个本科专业、22个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获批1个国家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试点专业、21个省级各类优质专业,承担了省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项目。学校现有教职工1675人、专任教师103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9.03%、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29%、硕士博学位教师占比82.43%,拥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千人层次、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专家学者。学校有临江、金山北苑、金山南苑、经山、五龙背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2.14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近40.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2亿元,图书馆藏书114.63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
致力地方进步,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年来,辽东学院聚焦地方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现代纺织研究院、鸭绿江流域研究院、朝鲜半岛研究院、绿色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现代特色农业研究院等六个跨学科研究院建设工作;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31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签订横向课题423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9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498篇,授权专利1322项,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秉持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方向,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强化能力、注重素质,致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认真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社会人才多样化需求。学校具备农技类、师范类、纺织类、财经类、医护类等传统专业优势,既有农医理工科基础,又有财经师范类底色,既有接近真实工作环境、接近现实生产一线、接近实际操作过程的“三接近”教育教学环节,又有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9万余人。
立足地缘优势,彰显“国际化”办学特色。辽东学院深耕地域历史文化,厚植师生家国情怀,着力开展“六馆一路一中心一广场”(即鸭绿江流域博物馆、辽东地区动植物标本馆、丝绸纺织博物馆、会计账簿陈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校史馆、银杏文化景观路、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和抗美援朝精神广场)建设。作为全国唯一具备沿江、沿海、沿边区位优势的国门大学,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现已与俄罗斯、韩国、朝鲜、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国等国家6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亚洲、非洲地区等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英文授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国际贸易等学士学位课程及汉语言本科课程,招收来自韩国、朝鲜、孟加拉、巴基斯坦以及非洲近30个国别的留学生300余人;学校积极开展中文国际教育推广工作,与朝鲜平壤外国语大学共建了朝鲜唯一一个汉语中心;学校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试点;与韩国友好学校开展“2+2”学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俄罗斯下洛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4+0”国际合作项目;先后招收了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超过500人,不断提高文化传承能力和文明交流互鉴水平。
面向未来,辽东学院将乘着建设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立足沿江沿海沿边区位优势,秉持“知行并重、致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明德笃学、践履惟新”的校训精神,擦亮底色、增添亮色、彰显特色,全面推动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辽宁乃至东北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专业设置
辽宁省简介
简称 | “辽” |
由来 | 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
省会 | 沈阳 |
经度 | 东经118°53'-—125°46' |
韦度 | 北纬38°43'-—43°26' |
面积 | 14.86万km² |
人口 | 4259.1407万(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 |
山脉 | 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龙岗山,桓仁老秃子山、花脖子山,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 |
河流 | 鸭绿江、辽河、浑江、大凌河、太子河、浑河、碧流河、绕阳河、大洋河、六股河 |
国民生产总值 | 28975.1亿元(2022年) |
产业 | 1、促进机器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海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轻工业; 3、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4、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5、支持快递物流产业园区建设; 6、加快发展临港、临空产业。 |
辽宁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沈阳市。总面积14.86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驻人员4229.4万人,全省下设14个省辖市、17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6个市辖区。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南濒浩瀚的黄、渤二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国隔江相望。 辽宁省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构成,全省地形概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